遵循“安全****,预防为主”的原则,严格的设备检查是保障吊装作业安全万无一失的前提。
这份检查建议分为“吊车本身检查”、“吊索具及附件检查”和“作业过程中的持续检查”三大部分。
一、吊车本身检查(核心检查)
在吊车出发前及到达现场后,必须进行以下检查:
1.证件与文件检查(合法性检查)
《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》:确认吊车已注册备案。
《定期检验合格报告》:确认吊车已通过年度安全检验,在有效期内。
吊车司机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》:确认司机持证上岗,且操作车型与证件相符。
吊车保险单:确认已购买足额的第三方责任险和工程一切险。
2.整车外观与结构检查
结构件:检查吊臂、转台、支腿、车架等主要结构件是否有裂纹、变形、锈蚀或开焊。
钢丝绳(主起升、副起升):
断丝:一个捻距内断丝数不得超过标准(通常为总丝数的10%)。
磨损:直径磨损不得超过原直径的7%。
变形:检查是否有扭结、压扁、弯折等塑性变形。
润滑:绳芯应有适当的润滑油。
滑轮与卷筒:检查滑轮槽是否磨损均匀,轮缘有无破损。检查卷筒壁厚和绳槽磨损情况。
3.安全装置检查(确保全部有效)
力矩限制器:这是最重要的安全装置!检查其显示是否准确,报警、超载断电功能是否灵敏可靠。严禁短接或屏蔽力矩限制器!
高度限位器:起升到极限位置时,是否能自动停止。
幅度指示器:指示是否清晰准确。
行程限位器:检查吊臂仰角、回转等限位是否有效。
液压系统安全阀:检查压力是否正常,有无过载保护功能。
报警装置:倒车报警、旋转报警等是否工作正常。
4.操作与液压系统检查
操纵杆:各操纵杆是否操作灵活,回位准确。
仪表盘:发动机水温、机油压力、液压油压力、气压等仪表指示是否正常。
液压系统:
检查液压油油位是否在标准范围内。
检查液压油管、接头有无渗漏、破损或老化。
启动后,听液压泵有无异响,检查系统压力是否稳定。
5.支腿系统检查
水平仪:确保水平仪清晰可见,准确无误。
支腿缸:检查有无泄漏,伸缩是否同步、顺畅、无抖动。
销轴与锁紧:检查支腿箱的固定销轴是否插好,机械锁紧是否可靠。
二、吊索具及附件检查(关键环节)
吊索具是连接吊车与重物的“生命线”,必须逐件检查。
1.钢丝绳吊索
全面检查:同上述吊车钢丝绳检查标准,尤其注意绕过吊钩和重物接触部位的磨损情况。
末端处理:检查插编或压制接头是否牢固,有无松动或抽丝现象。
2.吊装带
表面损伤:检查是否有割伤、磨损、烧灼、化学腐蚀的痕迹。
标签:确认额定载荷(Tonnage)标签清晰可读。
缝合线:检查缝合线是否有断裂或开线。
刚性:如果吊装带变得僵硬,可能是受过化学品侵蚀或高温损伤,应停止使用。
3.卸扣
本体与横销:检查有无变形、裂纹、严重锈蚀。
磨损:重点检查销孔和弓体部位的磨损,不得超过原尺寸的10%。
螺纹:检查横销螺纹是否完好,拧动是否顺畅。
4.吊钩
开口度:检查开口度是否增大,变形超过原尺寸的15%应报废。
磨损:检查危险断面(吊钩底部弯曲部分)的磨损,不得超过原尺寸的10%。
防脱钩装置:检查是否完好有效,弹簧能否自动回位。
5.辅助设备
手拉葫芦/倒链:检查链条有无变形、裂纹,刹车是否可靠。
千斤顶:检查是否漏油,升降是否平稳。
路基箱/钢板:检查是否有开裂或严重变形。
三、作业过程中的持续检查
检查不是一次性的,应贯穿整个作业过程。
试吊检查:将重物吊离地面100-200mm后,暂停。全面检查:
吊车:支腿是否牢固,地面有无下陷,车身是否水平。
吊索具:受力是否均匀,有无异常伸长或声响。
重物:是否平衡稳定。
动态监视:在吊装全过程中,司机和信号工应持续关注吊车状态和吊索具情况。
交接班检查:如果作业跨班次,必须进行详细的交接班检查,将设备状态、发现的问题等交接清楚。
金寨县特殊地形检查建议
地基承载力:在支腿前,务必检查地面情况。如果是松软土质、回填区或边坡附近,必须使用足够面积的路基箱或厚钢板进行压力扩散,必要时请专业人员进行地基评估。
水平度:在金寨的坡地作业,必须确保使用水平仪将车身调至绝对水平,这是安全作业的基础。
空中障碍:特别警惕山区常见的高压线,确保全程保持绝对安全距离。